作为任天堂次世代主机Nintendo Switch 2的首发扛鼎之作,《马里奥赛车世界》(マリオカートワールド)自亮相便聚焦全球玩家目光。这款融合经典IP与革新玩法的赛车游戏,凭借突破性的赛道设计与立体跑法,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年龄段玩家的竞速狂欢。
游戏发售后仅三日,玩家社区便炸开了锅——高手玩家相继开发出「反物理规则」的神级操作:从垂直墙面的贴墙行驶,到路灯柱间的螺旋飞跃,甚至利用地形坡度完成长距离空中滑翔。推主なるき(@narrruking)分享的全球最速计时视频中,马力欧驾驶卡丁车如履平地般攀爬城堡外墙,在建筑群间划出抛物线轨迹,被网友戏称「这哪是赛车,分明是《进击的巨人》立体机动装置实战演示」。

这些看似「开挂」的操作,实则是游戏开发团队精心设计的「立体赛道系统」——赛道场景中的金属栏杆、藤蔓墙体、旋转齿轮等元素,均支持卡丁车通过特定角度与速度触发「磁吸附」或「弹力跳跃」。有玩家拆解道:「当车速达到230km/h时,轮胎与金属墙面的摩擦系数会触发隐藏判定,这根本不是BUG,是官方预留的竞速策略深度。」

当新手玩家还在研究传统赛道弯道漂移时,竞速圈顶端玩家已将「飞檐走壁」变成常规操作。这种断层式差距引发社区激烈争论:
支持者盛赞创新:「这让我想起童年趴在车窗上幻想的3D赛车,任天堂把想象变成了现实!」资深玩家「RedShell」在Reddit发帖分析,游戏通过「地面/墙面/空中」三层路线设计,将赛道策略维度从二维拓展至三维,「每个弯道都有10种以上过法,这才是竞速游戏的终极形态」。
反对者直呼劝退:普通玩家则在TikTok晒出「被捷径碾压」的血泪史——起步30秒后便被「爬墙党」甩开两个弯道,全程只能看见对手车尾灯光。有妈妈玩家吐槽:「本想和孩子合家欢,结果他研究攻略到凌晨三点,这哪是亲子游戏,分明是《量子物理入门》。」

面对「硬核化」质疑,游戏设计师青沼英二在Fami通访谈中透露:「我们刻意保留了操作上限,让高手能开发极限技巧,同时也为新手准备了『自动导航模式』——即使完全不使用进阶操作,也能通过道具战享受乐趣。」数据显示,线上休闲模式中,使用复杂技巧的玩家占比不足15%,多数对战仍以传统路线为主。

推主なるき用亲身经历印证了这种平衡:作为入坑一周的新手,他通过「计时模式练习+道具赛娱乐」的组合,已能完成基础爬墙操作。「当我第一次成功贴着钟楼外墙漂移过弯时,那种成就感比单纯赢比赛更爽——这就是《马里奥赛车》的魅力,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玩法。」

从系列传统的「香蕉皮陷阱」到本作的「立体跑法」,《马里奥赛车世界》展现了任天堂对玩法创新的执着。当其他厂商在画质军备竞赛中厮杀时,任天堂选择在「可玩性」维度深挖——赛道不再是固定路线的拼接,而是变成充满互动元素的「竞速游乐场」。正如IGN评测所言:「这可能不是画面最顶尖的赛车游戏,却是近十年最具想象力的竞速体验。」

随着官方陆续公布后续DLC赛道(包括「天空神殿」「海底都市」等主题),玩家已开始期待更多「反重力」奇观。这场关于「赛车游戏边界」的探索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

当马力欧的卡丁车跃上墙面的那一刻,任天堂再次证明了「游戏性高于一切」的开发哲学。《马里奥赛车世界》的争议背后,是传统合家欢玩法与硬核竞速深度的碰撞——但无论褒贬,它都为次世代主机战争点燃了第一把火,也让玩家对「游戏还能怎么玩」充满期待。毕竟在这个追求「真实」的时代,偶尔在虚拟世界里「反重力」一把,何尝不是一种浪漫?